细胞素释放综合症(CytokineReleaseSyndrome,CRS),也称为细胞素风暴(CytokineStorm),是一种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,细胞因子大量释放,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。
除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外,进行CAR-T细胞**还容易发生细胞因子风暴,此外,在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**时,也可能发生细胞因子风暴,但机率极低。
癌症患者是新冠状肺炎疫苗接种计划中的重点接种对象,目前还没有发现由疫苗接种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。
2023年5月26日,英国FrancisCrik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Nature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,题目是:CytokinereleasesyndromeinapatientwithcolorectalcanceraftervaccinationwithBNT162b2。
这项研究发现,一名长期接受PD-1**的大肠癌患者在接种了辉瑞/BioNTech研制的一种mRNA新冠状病毒疫苗后,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。
**个被发现的是:1名癌症患者在接受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,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。
该58岁男性患者于2019年2月开始单独使用PD-1单抗进行**,该单抗被用于**错位转移修复缺陷型大肠癌。
两个月的**后,他经历了神经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(irAE),之前存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(irAE),共济失调恶化,但原因尚不明确,因此抗PD-1单抗**被暂停,随后开始使用泼尼松龙**共济失调。抗PD-1单抗**于2019年6月再次启动,病情稳定。2020年3月,病人出现免疫相关的副反应(irAE),再次服用泼尼松龙,疾病控制得以维持。
该病人*近一次接受了抗PD-1单抗**是在2020年12月2日,27天后的12月29日,他接种了辉瑞公司/BioNTech研发的BNT162b2新冠状疫苗。病人以前没有感染过新冠状病毒,接种后也没有立即发生不良反应。
在接种PD-1单抗后5天(即*后一次抗PD-1单抗**后的32天),尽管服用了消炎镇痛药布洛芬,病人仍有肌肉疼痛、腹泻和发烧症状。
经SARS-CoV-2RT-PCR检测,证实患者未受细菌感染,也未感染新冠状病毒。
随后5天,病人持续发热,体温高达39.8℃,血小板减少,炎症标志物增多,铁蛋白明显升高。
在住院之后,病人被怀疑患有三级细胞因子风暴,并接受了甲基强的松龙(IVMP)激素静脉注射。七天后,各项指标恢复正常。病人出院后未再出现发热等症状,病情仍未好转。
2023年2月8日(在首次就诊36天后),病人再次进行PD-1抗体**,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。第二次mRNA疫苗注射失败。
**个被发现的是:1名癌症患者在接受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,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。
就抗PD-1单剂**而言,只有不到0.01%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(irAE)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关,而且迄今为止,两种大规模接种的mRNA疫苗(BNT162b2,mRNA-1273)还未报道引起细胞因子风暴。
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通常发生在**4周后,而病人在22个月前开始了抗PD-1单抗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,这使得这种**不太可能是导致其细胞因子风暴的唯一原因。
mRNA疫苗接种与其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的临床表现有密切的时间关系,提示mRNA疫苗可能是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诱因。
报告作者说,在进行新冠疫苗研发时,癌症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,但是在接种疫苗时,他们被包括在内,所以实际上,新冠疫苗对于癌症患者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,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,要提高对新冠疫苗对于癌症患者安全性的药物预警。
*终,这篇论文的作者说,这篇论文中的情况仅仅是个别的,并不具有普遍性,而且癌症患者往往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,而癌症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好处远远大于风险。所以,还是建议癌症患者及时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。
论文链接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91-021-01387-6
版权保护:本文由武汉干细胞储存机构原创:http://img.whnhnc.com:999/hangye/17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