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文档: 《长平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》
赵孝成王四年[前262年],经宫廷论辩,既决策接受韩上党降,遂遣名将廉颇前往上党御秦。廉颇统率大军到达偌大的上党地区后,没有选择别的任何地方,唯独全力进驻长平[长平应有广狭二义:狭义的长平指当今高平市西北10余千米的长平村,为长平之战中心地带;广义的长平指大体当今高平市城乡全境。秦赵长平之战主战场即包括以长平村为中心的丹河两岸南北30余千米、东西10余千米地区。长平古战场一般指广义的长平],这是耐人寻味的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说,冯亭献地后“赵遂发兵取上党,廉颇将军军长平”;《白起王翦列传》称,“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,取上党。上党民走赵,赵军长平”。这都说明廉颇率赵军一到达上党即战前进驻长平的,不是经过与秦军遭遇后,出于缺乏兵力不得不退守长平的。从早期文献记载和现场野外踏勘,可以足见名将廉颇到达上党之始即进驻长平,完全是主动的自觉的,是一位绝顶睿智而久经沙场的军事家的*佳选择。单就这一点本身,就再次充分揭示了这位战国名将的战略智谋和谙熟的军事经验,今日只要深入高平各地用心走走看看想想,就会恍然大悟。从军事地理学的视角着眼,特别是古代战争条件下,长平具有双重的战略地位:其一,长平是上党郡乃至赵都邯郸的西、南两方交通襟喉,战略屏障。秦前此既先占领以安邑[今山西夏县西北]为中心的魏的河东,后攻下以野王[今河南沁阳]为中心的韩之南阳,就在与赵的整个角逐中,无论暂先进攻上党,抑或*终直指邯郸,不外有两条山间战略孔道可走,即取乌岭[今翼城、沁水界]、空仓岭[今沁水、高平界]一线的西路也罢,取羊肠坂[今晋城南碗子城一带]、天井关[今晋城南]一线的南路也罢,长平都是战略捷径,亦旁无选择的必经之路。这就是说,只要廉颇有一支劲旅锐卒固守长平不失,秦军则不能蹑足上党,更不得接近邯郸了。其二,就长平本身看,则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诸多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极理想的战略重地。长平广41千米,袤37千米,略呈矩形,面积946平方千米。地理坐标东经112°41′-113°09′,,北纬35°39′-35°59′。地势东、西、北三面山,状如箕形,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丹河与地势千行纵贯全境。境内一般高差300米左右,*高点为东北境的高泉山,海拔1391.1米,*低点是中南部丹河东岸杜村,海拔800米,全境相对高差591米。山峦绵亘,河流纵横,各类地形发育充分。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区占总面积16.7%,海拔850-900米;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48.4%,海拔860-1000米,坡度5°-15°;中低山区占总面积34.9%,海拔950-1346米,峰高坡陡,岩石裸露,坡度>15°。按面积比较,可以见到长平地区丘陵为主,山地次之,平川又次之。主河为丹河,又有五大支流许河、东仓河、小东仓河、东大河、永禄河,呈网状遍布全境,地下水丰富,浅水层埋深多在5—50米间。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于战争,则山地有险可凭,特别是西、北方面有高于关、长平关、故关等群塞可固守,所谓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;丘陵于部队运动无大碍,可隐蔽行事;河谷平川则极宜大部队调度和辎重运筹转输,更无大军食饮之虞。凡此等等,皆属极利于主军而不利客军者。赵军由邯郸进军长平的具体路线,史载未详。山西多山,交通运输特别是古代大规模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,受地形条件制约,以至往往带有必然性。据实地勘查,当由都城邯郸[今河北邯郸西南]西上,逾“太行八陉”之第四陉滏口陉(今河北磁县西北),再西行过壶口关[今山西黎城东阳关],始入上党腹地,从此折西南行,沿八谏水[今淘清河],经八义村[今长治县西南],过故关[今高平东北]进入长平战区,再循小东仓河河谷,经金门镇[今高平东北店上村]至泫氏[今高平市],然后分兵布防。赵军当年这条进军路线,不啻为后来历代所沿用的通衢官道,在文献上可以见到历史连带关系,即从今日现代交通亦可见到当年赵军上述行军路线的历史影子——长治以上大体沿今邯(郸)长(治)铁路及其相干行的邯长公路而行,长治以下则沿长(治)陵(川)公路接高(平)太(义)公路而行,所差不过局部参差、矫枉取直而已。滏口陉:既由邯郸西上,首当其冲,太行山绵亘南北,墙立陡绝,向为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间天然屏障,大部队于崇坂峻岭之中,唯是陉以度。陉口位于今磁县西北25千米,当太行山余脉石鼓山上,海拔700米,两厢山势嵯峨,群峰摩云,是以凭高设险,古人所谓“山岭高深,实为险厄”,为一方舍此莫属之战略孔道。石鼓山,古来称滏山,以滏水[今滏阳河]所源出故名,“滏口”亦盖出诸此。滏口古来亦称“郭口”,命名取义则侧重一方山势,所谓“廖郭,谷深” ,亦符合当地自然地形特征。滏源“泉奋涌,若滏水之扬汤”,迄今滏阳河上游流量犹为可观,当年数十万赵军取此路过太行山,亦可无水源之虞。赵军由滏口陉西来,下一个必经的交通和战略要冲,即壶口关-东阳关。“壶口”以地形地貌得名,“东阳”以地理位置得名。壶口何时设关,难考定,作为要塞,由来已久。前此《左传》哀公四年[前491年]载:“十二月……[齐]国夏伐晋,取邢、任、栾、鄙、逆峙、阴人、盂、壶口。说明至迟公元前5世纪初,壶口就已是晋国东方要隘;此后汉代壶口关就成为太行四大名关之一了,与上党关[今山西屯留西]、石研关[今山西平定东北]、天井关[今山西晋城南]齐名。壶口关至五代、宋、元时代多称吴儿峪,明、清以来则称东阳关,不过此地有“东阳”之称似亦甚早。韩非子尝记载范睢对秦昭襄王说:“王得宛、叶、蓝田、阳夏,断河内,困梁、郑,所以未王者,赵未服也。弛上党在二而已,以临东阳,则邯郸口中虱也。王拱而朝天下,后者以兵中之,然上党之安乐,其处甚剧……”此处广东阳,酌之文意,若“其处甚剧”云云,更似指此塞,其命名则取义地当“上党”之东。壶口关当今黎城东北12.5千米,位于东阳关镇东畔太行山余脉皇后岭。此岭山体石质,海拔890米,地形由东向西倾斜,岭东陡峻,岭西平缓。关设于山巅,鸟瞰岭东,一巨大狭谷伸长10余千米,几乎直至漳水[今清漳河]岸边的涉邑[今河北涉县西]。两厢谷坡陡立,坡度20-30°,山谷海拔434米,一方独具通行条件。古有以险峻著称的“壶关道”,而称壶口关为其西口,称滏口陉为东口。此东陉西关,又共同构成太行山东西锁钥,壶口关正可谓上党东门。过了壶口关,始进入上党腹地。据旧志记载,皇后岭上亦多泉泓。长平之战前,公元前491年齐伐晋,西取壶口,别无他途,即只能由滏口到壶口这条“壶关道”,尽管当时尚无壶关道之名;长平之战后,公元370年,前燕慕容评统30万大军由邺西上,度壶关道,为前秦将军王猛大破于潞川[今浊漳河];后来后燕主慕容垂统大军十数万伐西燕慕容永,西出天井关,破之台壁,遂灭西燕于长子,亦由邺西上,出自滏口,入自壶关。唐建中二年[781],河东节度使马燧奉诏率大军八万,讨反叛的魏博节度使田悦,师自壶关东下,东出滏口,军次邯郸。凡此都走的这条旁无所择之壶关道,历史上此等大规模行军无一例外。通过壶口关进入上党腹地后,地形相对平衍,赵军径直西南行奔故关。此间经历了长治西南的上党山[今南五龙岭]余脉八谏山麓。淘清河发源于西南羊头山,由西南迤东北流,至此称八谏水,为一方主要饮水源。相传长平之战中,赵括行营至此,有将领八人就其误军战策提出诤谏,括拒谏,八将预见到将军破国亡,更不忍做败军之将,遂自刎山下。从此,山因称“八谏山”,山麓则有“八谏水”。今八谏山西麓、八谏水东岸有八义村,为八义乡政府驻地,村名亦由此所出,村内迄今有八义士就义遗址,清代所立“八义士谏赵处”碑犹存。这件历史轶事在义侠风气炽盛的战国时代,是完全可能的。八义村海拔990米,向为泽[今晋城]潞[今长治]间通衢官道,迄今有长(治)陵(川)公路接高(平)太(义)公路纵贯,北上长治,南下晋城。八义以下,西南行的孔道和关隘就是故关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四四记载:“关城在[高平]县北三十五里,秦立关于此。”从此知故关作为正式关的建制,是长平之战后秦攻占后设立的,至宋初关城犹存。故关遗址位于八义西南7千米,高平东北17.5千米,地理坐标东经113°00′25〃,北纬35°55′20〃。羊头山绵亘东西,形成一大南北屏障,主峰座落于故关西北,海拔1297.2米,关当其余脉陉口中央,东西两峰相峙,石质地貌,海拔各为1240米,比肩相对,东西山坡坡度5-10°。关一带为黄土质,地形平缓,海拔1046米。关北坡度2-4°,关口东北左近有关头村,为故关北口;关南坡度6-10°,南下2千米为故关村,再南行2.5千米为口则村,“口则”属“口子”的方言之音,为故关南口,海拔919米,由北口至南口跨4.5千米。从此西南行,与丹河支流小东仓河流域呈平行走向,河谷阔平,顺势而下,经金门镇[今高平东北店上村]直至泫氏[今高平],大体即今高(平)太(义)公路一线。泫氏:即今高平。泫氏位于丹河河床中央,当丹河与小东仓河汇流处,海拔834米,地势相对低湿,地形开阔平衍。河两岸参差约有10千米开阔地,中虽多丘陵,却不阻滞运动,且有险可恃。当初,廉颇似充分利用了泫氏这个历史悠久而基础雄厚[《竹书纪年》记载“晋烈公元年[前419年],赵献子城泫氏”,这说明它*迟在公元前5世纪已成重要城邑],地理形势冲要又富水源的战略地带分兵布防。这里既可顺丹河河床向东南运动,又可溯丹河河床向西北发展,还可溯大体平行的原村、马村二河河床向西南深入。从文献记载、世代传说和出土文物所揭示的实际情形看,即高平西北丹河一线为主战场;高平东南丹河东岸大粮山是赵军前期大本营,廉颇设幕处和屯粮处;高平西南高平关一线为赵军设防前哨。廉颇设幕于斯不仅是完全可能的,而且唯有设幕于斯。由大粮山沿丹河而下10千米许的晋城境上、下城公二村,当晋城东北33千米。地理坐标东经112°59′00",北纬35°40′05〃。村西靠虸台山,海拔831米;村东依东山,海拔616米;村声为蒲水入丹河下口。形势险冲,为赵丹河防线的南端。当地世代相传为长平之战廉颇坚壁拒秦军处。村畔有固山,山上有悠久古老的廉颇庙,所祀廉颇塑像“奇古非近今所及”。由泫氏[高平]溯丹河而上,首当其冲为店上村。店上古称金门镇,《太平寰宇记》卷四四说:“金门山,在[高平]县北五里,其山崖土赤如金,当赵垒之门,因号金门山。”按“金门山”即今店上西畔的黄土冲沟地带红土坡,而“金门”之谓则由赵垒之门所从出。村子地理坐标为东经112°56′40",北纬35°49′01〃。店上西距丹河未远,更当小东仓河下口,河谷宽300米;北靠韩王山,西依红土坡。红土坡系韩王山山前台地,土质属红粘土,海拔886米,高于小东仓河河床30米。台地呈矩形,东西3千米,南北2千米,多为黄土冲沟切割,地表破碎。台地有山可恃,有河谷可输转,具有控制小东仓河出口与丹河中段河川的地理形势;位居七佛山与韩王山两山之间,更具南北呼应作用,大有一方锁钥之概,因而廉颇以为赵军防卫链条上之核心阵地。红土坡迄今多有战国绳纹瓦残片,可以看出今村与战国时代的历史连带关系。店上以西北沿丹河一字排开依次有企甲院、围城、石门、箭头、三军等村。这些村子之得名,都与长平之战不无关系。企甲院原作“弃甲院”,以赵军在此放下武器得名,早在本世纪50年代亦有成批战国箭镞的出土。“围城”以赵军被围于此得名,以至有赵括战死于此的传说;“石门”以当年为赵军营垒军门得名;“箭头”以后世辄发现当年战争遗物箭头得名;“三军”相传为当年赵三军幕府驻地得名;掘山村和绝水,以当年秦掘山改河绝水不令赵食饮得名。箭头村以南的铺上村,以北的永禄村,其得名诚不见与长平之战的连带关系,但前者却有“宁寿令戟”的出土,后者则有被坑杀赵卒1号尸骨坑的发现,坑长11米,宽4米,深1.2米,尸骨100余具,另有刀币17枚、箭头2枚、青铜和铁质带钩各1件。其实,像永禄1号尸骨坑之类的尸骨坑,已于永禄周围发现犹待发掘的l0余处,以上都是在高平西北丹河东岸一带出土的那次战争的遗存。至此前历代旧志或文人诗文中所记载或提到的古戈、矛、箭镞、尸骸之属,就毋需赘述了。韩王山,位于高平北7.5千米,为丹河、小东仓河与永禄河分水岭,当东经112°55′5〃,北纬35°51′40〃,主峰海拔1186.3米,相对高程300余米。山体中部以上石质,坡度25-35°,形势陡峻;中部以下为黄土堆积,坡度10-20°,相对平缓。此山独立摩云,又当县(市)境中央,向被一方尊为“主山”。登临四眺,数十里丹河两岸川原、村落、景物,历历在目。韩王山西面有余脉将军岭,高耸几可与主山比肩,登高远眺,数十里丹河一线,亦可一望无遗。当地世代相传,廉颇当年常登高观战于此,因称“将军岭”。这与韩王山西麓的三军相传为赵三军指挥处,以至赵括战死于围城都非属偶然。这些传说与韩王山西麓诸村出土的大量文物一起,雄辩地说明,如三年相峙阶段大粮山为廉颇设幕处一样,韩王山当是决战阶段主将赵括的幕府,而韩王山西麓至丹河一线,则是决战的主战场,亦即*后赵军被围困的中心地带。传统地志多以“相传秦围韩王于此”故名,其实史籍固无秦尝围韩国历世国君于此的记载。然而,这个传说不是子虚乌有,恰恰相反,倒提供了此山亦属长平之战中赵方一处非同寻常的阵地的佐证。战争前夕,韩上党守冯亭率全郡军民归赵,得封华阳君,统率原郡军民与赵军协同作战直至战死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说到冯亭以上党献赵后,不言受封和协同赵军抗秦事,而云辞归韩,诚可存一说,惟不合冯氏反映于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中“韩赵为一,则可以当秦”的初衷]。此“韩王”当是后人对冯亭的尊奉之称,所谓“秦围韩王于此”,则说明当年冯亭抗秦设幕于斯。这不论从冯亭的身份、地位看,还是从这山的地理形势看,都是理乎自然的。韩王山南距主帅廉颇大粮山大本营10余千米,为仅次于大粮山的另一指挥中心,至决战阶段,更成为赵的全军指挥中心。古来地志记载“冯亭冢在壶关城西五里”,或谓冯亭墓、庙在潞州,未所确指,或亦即壶关。此等出于后世尊奉纪念,自不必尽实。长平,地理坐标为东经112°51′20",北纬35°54′02 〃,于今高平西北10.5千米,当丹河上游东岸,村西畔150米为丹河,村东畔50米为圣皇岭,岭海拔951米,为一南北向长条状山岭,东北与羊头山脉连麓。如此左水右山的地理形势,构成丹河线上韩王山与丹朱岭间一南北交通孔道和重隘,特别是拱卫北方天险长平关的前沿。长平为战国古城,以至成为长平之战命名地,汉代称长平亭,北魏尝为高平县治,明清为长平驿[驿站旧址,今为小学校址,门洞保留明代驿站门额石刻“长平驿”,其阴为用以凭吊赵罹难将士的砖刻“吊古场”。明代城池南北650米,东西400米,今村北门一带有明代城门、城墙和城壕遗存],向为南北通衢官道。长平关,位于高平北境与长子交界处,地理坐标为东经112°46′50 〃,北纬35°58′l0〃,海拔1100米。关北面坡度2-4°,关南面坡度6-20°,山体石质。关北为浊漳河源头,属浊漳河一源,关南有丹河通关下逶迤东南。关东、西各为山头,东山头海拔1095米;西山头即丹朱岭,为一方*高峰,海拔达到1131米。长平关北坡相对平缓,关南坡陡峭,登临南眺,颇有居高临下之势。此关向为潞、泽二州往还必经孔道,迄今为平行的太(原)焦(作)铁路和207国道纵贯;亦千古不易的天险重隘。长平关为当年廉颇构筑的赵军第二道纵深防线的北部终端,为防御秦军东下或北上的巨防。丹朱岭,一作“武讫岭”,据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记载:“秦赵战于长平赵军败退,秦将白起逐至此,因名武讫岭。”《上党记》记载:“长平城在[上党]郡之南,秦垒在城西,二军共食流水,涧相去五里。……城之左右沿山亘隰,南北五十许里,东西二十余里,悉秦、赵故垒,遗壁旧存焉。”通过以上逐一实地勘查和钩沉,始知先贤言之不虚不妄! (三) 百里石长城防线。这条防线大体亦呈西北一东南走向,与丹河防线不同的是,前者由西北一东南以南北向为主,后者虽亦由西北一东南,却以东西向为主。此防线西起丹朱岭[长平关],逶迤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,再经金泉山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[一作豁],因为沿山亘岭而构筑有简易的长达百里的石长城故名。从自然地理视角看,此线以北属漳河流域,以南属丹河流域,其地形则由北向南倾斜,所经诸山南面坡陡谷深,北面高而乎缓,由北向南有高屋建瓴之势。如果说空仓岭[赵西垒]是赵的防御前哨,丹河是主阵地,那么百里石长城就是赵的后路子。这条防线是廉颇构筑的*东北即*深入赵后方,亦即关系到上党乃至大本营邯郸安危的*后一道巨防。丹朱岭、羊头山的地理形势,前文已述其详;马鞍壑位于东经113°16′05 〃,北纬35°52′10〃,地势与丹朱岭、羊头山亦大体相若,海拔1409米。山体石质,南坡坡度25°,北坡坡度15°。山体为一南北向山脉,今称“分水岭山”,百里石长城即构筑于此岭上,为此道防线的*东端。就马鞍壑的形势看,亦山北高平而徐缓,山南陡峻,为一方要冲,可有力遏制南方陵川方面北来之敌。陵川县北有蒲水,源出马鞍山余脉圣宫山,西南流经陵川西北境、高平东南境,至晋城东北隅的河东村一带注入丹河。其河床谷道可用以北壶关马鞍山。迄今蒲水上游尚有径流,亦有以是水命名的蒲水村,中下游则时断时续,实际上成了季节河,但逶迤几十里的谷道仍甚明显。现在马鞍山山麓有西马安、东马安二村,命名即由古来要冲马鞍壑所从出。这条百里石长城,明代学者周一梧尝作勘查考辨:“潞、泽之交,横贯一山,起丹朱岭,至马鞍壑,有古长城一道,岁久倾颓,然遗迹尚在,登高望之,宛然联络,中有营垒。……今陵川呼此山为秦岭,以为秦筑。以事考之,则长平之役,秦人遮绝赵救兵及刍饷而筑也。……吾观武安君之行营布阵,而信其能成于顷刻也。”周氏以百里石长城为秦白起出于遮绝赵援而筑,系囿于故老相传以讹致讹,所谓“吾观武安君之行营布阵,而信其能成于顷刻”云云,则显然属历史唯心主义,即连其本人固知不能自圆,自更难取信于人了;然而,他在古代条件所限之下,跨县逾郡,攀岭循谷,于古人中率先完成百里石长城现场考察,已够难能可贵,其功不可没。时至今日,这“百里石长城”仍依稀可寻可见,羊头山以东保存较好,石城底宽约4米,*高者尚1米多,石块不整,石质不一,是以知当年就地取材,仓卒而成,走向系随山势起伏蜿蜒,与后来北方万里长城仿佛无异。然而,周氏以当地有“秦岭”之名,所谓“百里石长城”为“秦人遮绝赵救兵及刍饷而筑”云云,则显系言之未的。当地之所以有“秦岭”之称者,不过初由赵筑而*终秦占领了它,自亦用以“遮绝赵救兵及刍饷”,因以呼“秦岭”亦未尝不可。其实,百里石长城防线,固属廉颇进驻长平后,特别是与王龁三年相峙所谓“赵军筑垒壁而守之……廉颇坚壁以待秦”之时,假以岁月构筑而用以御秦的,绝非秦将白起所构筑而用于“遮绝赵救兵及刍饷”的。这样认识,主要根据有三:其一,廉颇与王龁三年相峙阶段,赵军虽屡经小却而未伤大体,百里石长城一线尚属赵的纵深后路,牢牢掌握在赵军手,秦军远不及于此;赵军既屡却,处于防守态势,而秦军一再得手,一直处于突击态势,全无以如此浩大人力物力构筑此等工事“防御”赵军的必要。其二,白起与赵括决战阶段,秦军除了当初一时于正面佯败诱敌深入之外,一直处于对被分割的赵军大规模围歼之中,自更无构筑如此巨大防御工程的必要;俟昭襄王亲自赶赴河内,“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,遮绝赵救及粮食”,诚然这来自河内的大批兵民出于“遮绝赵救及粮食”,确乎包抄赵的百里石长城一线,但秦人既已有这“人海”、“人城”足以可恃,何苦又构筑“石城”?而真要再构筑“石城”,那岂非等于挡自己了!何况白起到长平总共不过几个月,根本没有构筑这等百里石长城的时间,自不待言。其三,在百里石长城线上,不论*西的丹朱岭、长平关,还是中段的羊头山、故关,抑或*东端的马鞍山,皆北坡坡度小,地势高而平缓,南坡坡度大,地势陡峻,一言以蔽之曰地形由北向南倾斜。置身其上南眺,大有居高临下之概,以至百里一线几无例外。如此地理形势本身,即足以说明这条巨大的防卫工事是用以防杜南方的秦军北上的,不可能是由东西两厢包抄来的秦军为防杜赵援和辎重补给南下的,否则岂非秦军自设陷阱,自投绝路!秦赵决战之主战场,自在今高平西北丹河两岸,惟白起出“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”之时,无疑在百里石长城一线亦遇到惯以能战著称的赵军将士的顽强抵抗。长平关内赵庄乡有村名小回沟、河泊,前者原称“血昏河”,后者原称“血泊”,正是当年攻守双方惨烈厮杀的写真;长平关外丹朱岭下掘山村,尝出土战国秦半两近20000枚,亦从某一侧面揭示了秦军曾在此活动之一斑。公元前262年春夏间,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,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。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,守军招架不住,秦军步步进逼。据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记载:“四月,……赵军士卒犯秦斥兵,秦斥兵斩赵裨将茄。六月,陷赵军,取二鄣四尉。七月,赵军筑垒壁而守之。秦又攻其垒,取二尉,败其阵,夺西垒壁。廉颇坚壁以待秦,秦数挑战,赵兵不出。”从此太史公极其简明概括地记载,可以见出:初战,秦军攻势锐不可当,“二鄣城”前文已述其详,秦军很快就突破了赵军空仓岭一带呈犄角之势的防卫体系。赵军于空仓岭陷落后,似乎曾作过加固南北两翼以钳制深入之敌的努力,所谓“赵军筑垒壁而守之”,结果没有成功,“秦又攻其垒,……夺西垒壁”,终于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-西垒壁[一作西长垒]完全陷落了。
关于孙膑庞涓,张耳陈馀的问题
楼主好学问。
蒋干周瑜算吗?这两人想必您很熟
王武俊与朱滔
唐朝兴元元年(784年),范阳节度使朱滔以魏博节度使田悦不服从自己调遣为由,对田管辖的一些州县发动进攻的作战。
兴元元年正月,唐廷赦免田悦、王武俊、李纳、朱滔等人称王的罪责。王武俊、田悦、李纳皆去王号谢罪。朱滔却对别人的态度斤斤计较。他引兵入赵境,王武俊大兴犒享;入魏境,田悦供承倍丰。朱滔至永济(今河北馆陶境内)时,派人约田悦渡河南行。田悦因魏城刚解围,怕自己离开部属哗变,仅派部将孟祜率步骑5000人,为朱滔军服役;同时派遣司礼侍郎裴抗等前往感谢朱滔。朱滔大怒,骂田悦负其救他危难等恩。当天,朱滔便派部将马定攻打宗城(今河北威县东)、经城(今河北巨鹿东),杨荣国进攻冠氏(今河北冠县),均被攻克。又纵容回纥兵抢掠馆陶地区积存的幄帐、器皿、车等大批财物北去。田悦关闭魏城自守。不久,朱滔又派裴抗回田悦部复命,在平恩(今河北曲周东南)、永济(今河北馆陶北)一线置吏分兵驻守。朱滔率领主力北上围攻贝州,引水环城,唐刺史邢曹俊婴城拒守。朱滔又纵容范阳及回纥兵大掠贝州诸县,攻克武城(今河北武城西北),通牒德(治安德,今山东陵县)、棣(治厌次,今山东惠民东南)二州为其供给军粮,派马定率领5000步骑屯兵冠氏以逼魏州城。在朱滔频频向魏城发动攻击之时,德宗却任命田悦为检校左仆射。是年三月初一,田悦被魏博兵马使田绪暗杀,朱滔幸灾乐祸,又派其执宪大夫郑录济等率步骑5000援助马定,合兵1.2万余人攻打魏州。马定军于王莽河(今魏县与冠县之间),放纵骑兵和回纥兵四出抢掠。朱滔派人劝田绪投降,许以节度使之职。田绪感到形势危急,派人到贝州城给朱滔送钱物,朱滔很高兴,立即派人签订盟约。这时,李抱真、王武俊也派人表示援助他。田绪召集诸将商议对策,决定派特使奉表归顺朝廷,坚守城池等待朝命,使朱滔占据魏州野心没能得逞。
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
信长OL小田原里的鉴定师在哪里?
在小田原城里,也就是内城,去那里找吧,就在里面。
什么是亲子鉴定?什么是亲子鉴定,司法亲子鉴定和个人亲子鉴定?
现在的DNA亲子鉴定是根据遗传学原理,运用现代生物技术,对被鉴定者进行特定DN**段的提取和检测,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,从而得出鉴定结论的过程。”这比古代的那些“滴血认清”或者“滴骨认清”要准确的多。现在的亲子鉴定种类用途很多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隐私鉴定 胎儿鉴定 亲缘鉴定 司法鉴定 落户鉴定 移民鉴定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建议你选择隐私鉴定,也就是个人隐私亲子鉴定,准确率与司法亲子鉴定完全一致,而且私密性强,可以匿名委托,也可以直接邮寄样本鉴定,但鉴定结果不能作为法律用途。(落户、移民、司、亲源)。如果需要用作法律用途在鉴定的时候需要提备注。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基因健康的知识,请关注裕力健康或者在下方评论留言,欢迎点击关注。
司法亲子鉴定几天可以拿到报告,我在一家有省司法局审批过的鉴定所做了母子三联体司法鉴定,四天就拿到
**司法亲子鉴定没人敢造假的,如果造假会承担刑事责任的。第二既然是省司法厅批准过的鉴定所,只要资质上没问题,是不会造假的。第三,如果实验室样本不多,不需要排队,刚好又凑到了开机的量,这样的情况下,1天就能出结果,然后再经过鉴定师的审核,四天拿到结果很正常的。
武汉做司法亲子鉴定大概需要多少钱?
几千块钱不等。父子或母子两人3000元,父母子三人3800元。
网友:亲子鉴定师田悦
新华社上海4月10日电(记者邓楠、袁全)“除了常规的医疗工作,安抚家属情绪也很重要。”湖北援沪医疗队队员王艳丽说。
不久前,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首次开设“亲子方舱”,采用“亲子”收治模式,收治2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,并允许家长进入陪护。
武汉儿童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入驻“亲子方舱”。(受访者供图)
为了缓解“亲子方舱”内儿科医治与护理的压力,王艳丽带领31名武汉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入驻。其中,包含呼吸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风湿免疫科等专科的5名医生和多名护士,大多数人有过抗击新冠疫情的经历,在帮助新冠肺炎患儿顺利康复和临床诊断**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。
作为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,王艳丽在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,负责新冠肺炎儿童隔离病房的医治工作,每轮14天的高强度战斗,王艳丽上了三轮“前线”。
武汉儿童医院多名医护人员在“亲子方舱”内。(受访者供图)
“小孩病了,家长情绪紧张的情况比较多见,完全可以理解,我们之前都经历过。”王艳丽说,“亲子方舱”开设后,家长能自由选择陪在孩子身边,让他们安心不少。即便如此,看见孩子们不舒服,还是有不少家长着急、焦虑。
一次,一名4岁的小男孩突然咳嗽,家长急忙向王艳丽求助——“医生,我的孩子咳得厉害,请您快来看看!”正在隔离点内巡查的王艳丽先用仪器听了孩子的心肺,发现问题不大,接着询问家长咳嗽的情况,多次检查后,家长仍然十分焦急。
“您给他多喝温开水,保持观察。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您随时说,我们是武汉儿童医院的医生,很有经验。您要相信我们的专业能力。您心情放松了,孩子情绪会好一些,病也好得快些。”王艳丽告诉家长。
不一会儿,又有一名家长反映,7岁的女儿吐了,身体不舒服。王艳丽查看后,发现孩子精神还不错,结合问诊,王艳丽认为是早餐吃得较多,加上孩子情绪有些紧张所致。
诸如此类的情况时有发生,王艳丽和队友们鼓励孩子们在公共空间跳绳、健身、多活动,同时安慰部分较紧张的家长,让他们不要太着急。
医疗队的一对“90后”双胞胎姐妹——宋俪婵和宋俪娟,还在同一天遇到了两对双胞胎患者。“谢谢你们来上海帮忙,在这里遇见真是缘分,咱们拍照留个纪念吧!”一旁陪护的家长提议。
“大白阿姨,明天你们还要来啊!”二人换班时,孩子们十分不舍。
“我们在巡视护理时,多跟孩子、家长聊几句,就能让他们的心情好一些,这也有助于他们打败病魔。”宋俪婵说。
“目前方舱内收治的未成年人大多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或是轻症,我们会尽力保证他们的生活,调节心情,相信很快他们都会康复出舱。”王艳丽说。
责任编辑:田悦
来源::13 新华社
“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……”每天清晨,霍州一中566班全体学生都会在班主任蒲丽梅的带领下背诵这篇鼓舞人心的文章,在铿锵有力的诵读中,学生们开启了一天紧张又充实的学习生活。
几次相约,记者终于见到了蒲丽梅。谈话之间,觉得她就像一个麦田的守望者,学生就像麦田里一株株青苗,在她的守望下,茁壮成长。
传道授业的笃行者
从教24年的艰辛与磨砺,让蒲丽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,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。
古人云:“授人以鱼,只供一餐,授人以渔,可享一生。”蒲丽梅坚信,教育也是一样,教人知识,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。为了让学生们学好英语这门课,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,她总结出了英语单词记忆法、“一划二括三会意”“化繁为简、化整为零、化现为原”的英语阅读法等,提升学生学习效率。她希望她的学生不只是单纯的学习这门课程,而是要掌握学习它的方法和技巧,轻松愉快地学习。她说:“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,才能提高学习效率,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并学以致用,才会有激情去学习和生活。”学生许世杰,刚入班时英语成绩只有60来分,家人着急,孩子焦虑,越学越没有信心。蒲丽梅看到这,及时和许世杰沟通,帮他找出症结,“你不要着急,先从突破词汇量上着手,每天坚持练习理解长句,做一些阅读完形填空练习,咱们一起努力提高英语成绩,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。”一段时间后,许世杰的英语成绩慢慢“回暖”,孩子的自信心倍增,高考时英语成绩突破100分。
蒲丽梅常说,好学生是夸出来的,不是逼出来的。每次月考,她都及时对照学生的成绩,统计出每个同学在月考中的失分情况,与学生进行交流,引导学生看到自己在知识、思路或心态上的提升点,明确努力方向,并设立优秀奖、*大进步奖和单科优秀奖,颁发奖状奖品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。
“本周的值周班长是我,请大家多多支持”。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,蒲丽梅实行班长值周制,由学生们选出每周的值周班长,负责本周的纪律、卫生、学习等日常事务,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,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被需要感;
“这段时间,我看了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,被深深震撼,给我印象*深的是先辈李大钊的那段话,‘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创造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**,青春之民族’……”蒲丽梅每天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的脱稿演讲,其他学生组成评委组进行评分,以此培养学生的胆识和表达能力;
“送给你小心心,送你花一朵,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动,你是我的天使,一路指引我……”每次上课前,伴随着优美的旋律,学生们都会表演30秒的《听我说谢谢你》手语舞。蒲丽梅说,“这项活动从未间断,目的是让孩子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。”
……
一系列活动的开展,一个个暖心的举措,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,更形成一种互帮互助、比学赶超、乐观向上的浓厚学习氛围。
学生心灵的守望者
蒲丽梅是一个善思考、爱学习的人,执教多年,通过与学生的相处,她越来越认识到心理教育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,于是,2014年她开始学习心理学。
为了更好地运用心理学,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,2018年,蒲丽梅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。她把自己所学尽可能地应用在班级管理中,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,做他们的知心朋友。
班里有一名女同学早上总是不吃早餐,询问原因,得知孩子父亲下岗,家里生活困难,于是,将近一年时间,蒲丽梅每个星期都会悄悄给她20元的早餐费,并鼓励她好好学习;有一名学文科的女生,学习刻苦,但上课从来不和老师互动,也不和老师沟通,蒲丽梅先是用心观察,再找机会接触。原来,孩子学习压力大,每天晚上都睡不着。“你这是太焦虑了,从现在开始,每天坚持多运动,提高睡眠质量。”经过她的疏导,孩子慢慢走出“瓶颈区”,一年后,被山西财经大学录取,自信地走进了大学校门。
当班主任以来,蒲丽梅的办公室里一直备着红糖、暖贴、卫生巾,以供女孩子们急需。她还时常省下鸡蛋拿回教室,给学生们增加营养。
在蒲丽梅的心中没有“坏学生”这个概念。对于后进生,她从不语罚,更不会体罚。她始终用真心爱心与学生交流,以心换心,把爱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。
疫情期间,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居家作息习惯,促进亲子关系,蒲丽梅组织家长晒饭,观看家庭教育视频、写分享,并让家长志愿者收集这些进行打分,评出每周的一二三等奖,颁发奖牌奖品,激励家长们参与到自我改变过程中。并且每周召开线上家长会,帮家长们解决教育难题。通过家校沟通,家长们的家教理念不断加强,夫妻关系更加融洽,亲子关系更加密切,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断提升。
为了帮助更多的家长主动去改变,为孩子们树立榜样,2019年,蒲丽梅成为霍州市妇联的家庭教育读书会召集人,每周一举办家庭教育讲座,很多家长从中受益并成为家庭教育理念传播的志愿者。截至目前,共举办了207期家庭教育讲座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
理想信念的引领者
当班主任多年来,蒲丽梅始终围绕“立德树人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”开展工作。
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,蒲丽梅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,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;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新闻, 蒲丽梅还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话题的讨论,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为了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,蒲丽梅组织开展“看爱国电影,助血癌女孩”的活动,学生们走上街头卖电影票,每张电影票为患白血病的田悦捐5元钱,*终500多人的电影院座无虚席,为田悦募集捐款1万余元。
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,蒲丽梅组织学生开展“徒步走”活动,从中镇广场到悬泉山,历时4个小时,行程15公里,不仅让学生们增强了班级凝聚力,也使他们体会到了突破自我不设限,以及制定目标分解目标的重要性。
与此同时,还举办了“送给青春期女生的礼物”专题讲座,邀请妇产科大夫为女生讲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,如何保护好自己等知识,学生们纷纷表示她们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多年的付出让蒲丽梅有了很多收获:霍州市模范教师、临汾市“优质高效课”、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,连续10年当选霍州市政协委员,今年成为霍州市政协常委……“我要尽己所能,引领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航向,成为*美好的自己。”蒲丽梅的话语里充满了爱和力量。(临汾日报 景秀红 范韶华)
原标题:“麦田”的守望者 ——记临汾市优秀班主任、霍州一中教师蒲丽梅
[编辑:席亚文]
唐德宗以后,父祖所信赖的李泌已经属于真正的朝臣,他一直陪伴李适躲避在奉天、梁州。军事大略上李泌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,但在维护协调人际关系方面,李泌则有不可取代的作用。
只不过身为正式宰相,李泌在行政方面的确有所建树,例如扩充神策军时尝试恢复府兵。李泌认为在西北需要改变驻军方式,把神策军的地位和府兵的形式进行融合。对曰:“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,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。今粟斗直钱百五十,为钱三百六万缗。**比遭饥乱,经费不充,就使有钱,亦无粟可籴,未暇议复府兵也。”上曰:“然将奈何?亟减戍卒归之,何如?”对曰:“陛下诚能用臣之言,可以不减戍卒,不扰百姓,粮食皆足,粟麦日贱,府兵亦成。”上曰:“果能如是,何为不用!”
影视剧中德宗与太子
不过李泌更突出的功绩仍然在维护人事关系上,德宗时期,李泌保护了不少忠臣,如宗室李勉和大臣韩滉。
李勉本来在河南地区任节度使,被李希烈打败赶走。至长安待罪,议者多认为罪责很大,李泌出来申辩:“李勉公忠雅正,而用兵非其所长。乃大梁不守,将士弃妻子而从之者殆二万人,足以见其得众心矣。且刘洽出勉麾下,勉至睢阳,悉举其众以授之,卒平大梁,亦勉之功也。”于是李勉复其位(之前卢杞被贬,李适曾问李勉关于卢杞的评价,李勉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:“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卢杞奸邪,唯有皇帝不知,这就是卢杞的奸邪之处啊”)。
之后很多人又说:“韩滉闻銮舆在外,聚兵修石头城,阴蓄异志。”德宗问李泌,李泌说:“‘臣敢保其无它。'上曰:‘外议汹汹,章奏如麻,卿弗闻乎?’对曰:‘滉之用心,臣知之至熟。愿上章明其无它,乞宣示中书,使朝众皆知之。’上曰:‘朕方欲用卿,人亦何易可保!慎勿违众,恐并为卿累也。’泌退,遂上章,请以百口保滉。”
重中之重还是关于储君,德宗李适也有想换太子的风波。因驸马萧升对郜国大长公主关系疏远,导致公主和许多男人风流的事情传到外面,他们的女儿萧氏为太子妃。德宗非常不满,太子李诵受到责备,恳请离婚。但德宗还不满意,就有换太子的念头,打算立舒王李谊(究竟为何此事会闹得鸡犬不宁,史书其实颇为忌讳,后世一些观点有怀疑可能是舒王或拥戴舒王的人暗中告发)。李泌再次苦口婆心劝谏,又拿太宗、肃宗等等先祖的事情为例,好说歹说把李适劝阻。
舒王李谊的真实身份并非德宗的儿子,实际是侄儿,是代宗李豫嫡妻崔氏的儿子李邈(同胞妹妹就是嫁给郭暧的升平公主)所生,李邈死于大历八年,谥号昭靖太子。由李适收养了李谊,视为己出,一直非常喜爱。德宗继位不久,勋臣郭子仪临终前(建中二年,781年)都由舒王李谊代表皇帝去探视,更派出三百多飞龙军护卫,众多文武跟从,释放的信号非比寻常,很难不让朝野上下胡思乱想。
要知道飞龙军本是御前养马出身,因李辅国跟随皇太子李亨而成为一支宫廷后备兵力。当年玄宗南奔蜀中时,就由太子李亨领着飞龙军断后,地位开始升高。德宗以飞龙军护卫李谊,多少已经暗示他的身份在接近储君地位。
郭子仪画像
郭府除了郭子仪病危在床,几乎阖府家人出门跪迎,李谊答而不拜,这一规格礼仪实际都已经超过皇太子,明显就是代表皇帝御驾亲临。有太多事实显示李适喜爱李谊超过所有的亲生儿子,以至于不少野史都认为李谊极有可能就是李适的私生子。
假如认为野史并不能轻信,那么究竟为何德宗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偏爱收养的舒王李谊,甚至想要传位给他取代亲生儿子,还有无令人信服的其他原因?笔者以为还是要还看代宗和德宗的父子两代具体的背景。
李谊的生父郑王邈被代宗谥号为昭靖太子,首先一重背景,他是代宗的正妻崔氏所出。郑王邈的年纪排下来虽然比李适小,可在古代社会他才是代宗的嫡长子,在子孙中有当之无愧的继承优势。所以,当时代宗让后来的继承人李适收养郑王邈的儿子李谊,也许本就有代宗传位李适以后,另外对郑王邈和李谊父子起到一个心理补偿。
其次一重背景,李适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子一是年长,二是靠有平定安史的功勋,属于过去传位也倾向“立贤”的原则外加年长优势,这样获得继承也算符合情理,所以李适取代郑王邈并没有招来太多非议。
但在内心情感而言,代宗还是非常喜欢郑王邈的,史书也评价他非常勤奋好学。当定下李适的太子位以后,郑王邈顺次就接替当了天下兵马大元帅,再到郑王邈死,就再没有另外转封给其他儿子。
以唐朝前期的传位制度建设,原本太子和兵马大元帅就是两套保险体制,也分别代表皇帝*器重的儿子。如当初代宗李豫和建宁王李倓,李倓意外身死,立刻改封越王李係加以保障。实际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*早的太子建成和天策府元帅世民的故事。所以郑王邈一脉本就有接续皇位的法理基础,并不算是代宗和德宗完全出于宠爱郑王邈、舒王李谊父子的一时糊涂。
再一重背景,关于李适收养李谊十分宠爱,*后他还想传位李谊看起来有一点意外,但这并不违背唐代的传承体制。要说李适后来是遵从父皇的遗命,这才有意要把皇位还给郑王邈一家当然不大可信。
唐德宗画像
李适当然是很爱李谊才会有意图传位给他的因素,可单靠宠爱养子、视为亲子这一点,在李适与儿子之间的传承逻辑还是感觉有点牵强,甚至不合情理,比如笔者提过魏博藩镇田承嗣不传儿子要传侄子田悦,虽然从传统习惯也匪夷所思,但至少田悦的确武勇善战,田承嗣军事上很依靠信赖这个侄子,站在藩镇稳固地盘角度还说得过去。
在唐朝皇室角度,如果联系上一辈代宗一脉的传承,就会发现李适的想法既有自身情理基础,也能找到一些传统依据,实际就能说得通了。因为李谊正是郑王邈之子,同时他还是代宗嫡孙的这一层血脉,这就是*大的传位依据。
要知道代宗与德宗一直在努力恢复李唐宗室坐天下的正统地位,尤其重视纠正礼法礼制,舒王李谊就是占了既为李适的儿子(收养李谊本就出于代宗的关系,是出于对父亲代宗孝顺,又对兄弟李邈的情义,喜欢疼爱李谊反倒是另一层情感)还是代宗嫡孙的两重背景,舒王李谊和太子李诵的名位纷争,确实有一些不容易为外人理解和觉察的复杂背景。
所以,李适对李泌在储君一事的劝谏都有一些不满:“此朕家事,何豫于卿,而力争如此?”李泌则说:“天子以四海为家。臣今独任宰相之重,四海之内,一物失所,责归于臣。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,臣罪大矣!”贞元五年(789),李泌身故,年六十七岁,封邺侯。
李泌在德宗时期已完全不同当初对肃宗和代宗,他身份属于任命的正式宰相,可德宗这时候的宰相实际职权却开始受翰林学士的影响,以陆贽等为代表,从翰林学士可以直接提携为宰相。
陆贽是代宗大历八年进士,李适为太子时就听闻陆贽有才学。建中四年追随奉天和梁州避难,很受德宗信任,升为谏议大夫。在皇帝坐困愁城时,陆贽曾受命去协调李晟和李怀光的纠纷,卢杞被李怀光胁迫罢免后,陆贽也多次指出卢杞的问题。
德宗后来刻意保留陆贽的翰林学士职务,让他可以比较亲近地参赞要事。贞元八年,窦参被免去后,陆贽正式出任宰相。过了两年多,因过于耿直又被罢为太子宾客,对太子李诵也很有影响,后贬去忠州(今重庆忠县)任别驾,一待就是十年。在当地完成了一部医方类著作《陆氏集验方》五十卷,供治病使用。直到顺宗李诵继位才召还,但诏书还没到忠州,陆贽已在当地去世,不过五十二岁。
影视剧中的李泌
虽然陆贽因为忠言逆耳被李适贬走,之后主事的贾耽也是一个正直大臣。贾耽本来任山南东道节度使,也是德宗遇难之际表现很突出,得到赏识(德宗躲避梁州就是汉中地区,正是山南道辖区内)。对付李怀光、李希烈的时候,贾耽都有一定作用。贞元元年(784),贾耽受命前往洛阳招抚百姓。次年,升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滑州刺史,充义成军节度、郑滑等州观察处置使等职务。贞元九年(793),贾耽以六十四岁高龄入朝,拜尚书右仆射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加金紫光禄大夫,担任宰相。
德宗对贾耽算是难得地信任,在后期的宰相任上,他一直坚持到顺宗继位以后,就是非常微妙的王叔文、王伾用事期间。可实际贾耽前面干了三年左右,从贞元十二年起就希望以年老为由请辞早点退休,但德宗不许。贞元十七年(801),贾耽完成《海内华夷图》及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》四十卷进献,封魏国公,依然留在相位。
尽管贾耽不一定完全负责全部事务,也可说是德宗后期一个有较高声望的重臣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,太子李诵好容易继位为顺宗,贾耽却不愿与王叔文等人合作,因年老病故,享年七十六岁。当时宪宗李纯已被扶上位,为其辍朝四日表示礼敬,赠太傅。
史称贾耽由明经及第,有诗文流传(《全唐诗》仅有一首,《全唐文》收文四篇),实际他还善骑射,号称文武兼备。虽然他在相位时间算比较长,有十一二年,在唐代中后期内部不稳,又很受忌惮的风气下,的确非常罕见。但具体做了多少事却谈不上,他真正重要的事迹是绘制地图,在历史上是两晋裴秀以来,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学家。
贾耽喜欢地理是一方面,由于担任过将帅(据说还是三国曹魏名臣贾诩的后人,但多半是隋唐受魏晋门阀习俗影响的牵强附会),他对地图更看重,希望编制唐朝的地理全图,为行政、军事、史料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。所以他很早就开始搜集资料,从兴元元年(784)至贞元十七年(801),经过十七年的充分准备,终于绘成名闻迩遐的《海内华夷图》,撰写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》,可惜原资料并没有留下。后有仿制的缩小版《海内华夷图》刻印于石头上(属金代中期),存在西安碑林。
就德宗而言,在位前期和后期都有一些变化。例如前期定下了著名的两税法,不少中外学者都认为那是单一税,也叫基础税。按说针对百姓就不该再收取其他杂税,这是休养生息恢复生计的体现。可贞元后期并非如此,随着宦官用事,对民间开始增收诸多杂税,如间架税、茶叶税等,直接骚扰京师长安和周边一些州县的百姓,历来被批评是很大的问题,好比白居易、李绅、张籍等诗人写过不少新乐府形式的诗歌。
可出于实际,根源原因还是朝廷财政非常紧张,地方上的税收根本没有多少能真正交到京师朝廷手里,皇帝给人感觉实在穷疯了,唯有用宫廷宦官直接出去想办法找钱,刚缓和没多久又开始积累民怨。
所以贞元年间以宦官为使,以低价强买百姓物品称为宫市。他们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场所设置数百东西张望的人,称“白望”,察看市集出卖的物品,人们不敢询问价钱高低。一般用价值一百钱的物品换取价值几千的物品。他们用破旧的衣服布帛染上红紫色,按照尺寸付给卖主,还勒索脚价钱(指宦官出来一趟跑腿的辛苦钱),名为宫市,实为强夺。这都与德宗贞元后期对宦官倚重有很大关系。
贞元二年(786)返回长安以后,德宗李适将神策军左右厢进一步扩建为左、右神策军,由心腹宦官窦文场、霍仙鸣等担任监军,称“监勾当左、右神策军”。到贞元十二年正式设立左、右神策军护军中尉,仍由窦文场和霍仙鸣担任,经过十年磨合整肃,他们终于成为高于神策军大将军之上的实际统帅,从此,神策军以京畿禁军身份被固定掌握在宦官手中。贞元十一年(795)时,还将宦官外派任各地藩镇监军的办法固定下来,不仅提高宦官监军的地位,也使之制度化。
后人看来,神策军和宦官的“联姻”是*后毁灭唐朝的重大根源。可代宗、德宗忙不迭壮大神策军,将其与宦官紧密联系的初衷恰恰是为了保卫李唐社稷。翻阅古今中外煌煌史册,谁给宦官就贴上一定是反派的烙印符咒呢?
旧唐书
若放下陈见,客观分析历史,并不能说当时代宗与德宗的做法一开始就是败笔。之所以对他们这种感觉不好,都是五代、北宋编撰史书才发表一种事后言论,其实都知道唐朝实际并没有真的亡在宦官手里,宦官的确到*后都还是捍卫唐朝末帝的微末力量,只不过宦官与皇帝*后都很失败,无法阻挡身边朱温的胁迫,恰恰宦官群体的灭亡才真的导致唐朝的灭亡,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的事实。
但凡古代皇帝,肯定身边都有自幼相伴的宦官,唐代中后期随着宦官地位改变,相对更突出。事实上任何时代都有,比如汉宣帝那么英明也重用宦官,之后明成祖也一样,重用宦官并不一定就会堕落为昏庸和糟糕。反之,不用宦官的皇帝就一定贤明睿智了吗?也不一定。
代宗、德宗成长的阶段是唐朝到了非常特殊的转型阶段。正如前面论述德宗的成长和进程可以发现,他一开始很积极进取的希望继承前代父祖的事业,解决安史过后的藩镇遗留问题。结果非常鲁莽,惹出祸事,当时神策军还不足以完全倚重,而藩镇军却互相勾连,地方的朔方军不听调遣,更抱怨朝廷的待遇问题,德宗实际把事情险些办砸了,自己也颠沛流离好几年。
另一方面,德宗很想倚重清流人士,不说心思比较阴暗的杨炎、卢杞让他栽了大跟头。就连儒生也一样令他失望,张涉、薛邕就是典型事例,结果贪污起来非常豪横。德宗李适贞元以后对时局已经失望无奈了,所以感觉他变得十分猜忌,绝大多数大臣他都不敢轻信,他变得没有什么选择,为什么他会对浑瑊、贾耽、韦皋之辈恋恋不舍,放眼朝野,真正值得李适放心信任的人,实际还就是和他经历患难的寥寥数人,其中自然就包括窦文场和霍仙鸣。所谓孤家寡人,并非一厢情愿要给当皇帝的贴这种冷酷决绝的标签,许多时候真的是“大势所趋”啊。
德宗时代的变化背景表面上自然是唐室振作,暂时压服稳定了安史以来的大动荡,进入一个缓和调整阶段,可实际也预示着地方藩镇武人即将开始崛起的新的潜伏时期。
德宗能够想到压制的办法就是壮大新的军事力量制衡藩镇武人,可惜,当时朔方军等地方军已经边缘化,也不值得皇帝信任,军士可以随时哗变,推选像朱泚这样的人成为新的藩镇军阀。德宗不靠心腹宦官还能靠谁?等着神策军士某个时候再冒一个朱泚吗?所以,他没有什么办法,这也是李泌建议适当恢复府兵制度的一个原因,希望能够有忠心社稷的人成为神策军士,包括划入一些忠心的将领军队充实,都是为了确保李唐社稷的办法,选派宦官充任也是一样的考虑。
甚至就连藩镇的问题都不一定全都是负面的,比如在西部和中原接连动荡的时候,西南境内有韦皋的坐镇,算是德宗时候少有的忠义藩镇。
韦皋在建中时期本来是营田判官,后任殿中侍御史。宰相张镒提携他到陇州行营留后事务,遇到朱泚之变,韦皋巧妙应对,收拢不少部将忠心朝廷,并除掉叛将牛云光等人得到德宗嘉奖。贞元元年(785)被派往成都接任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,一待就是二十年,既防范吐蕃滋扰,又警惕阻止与南诏的联合。贞元十二年(796)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成为使相,享有非常高的礼遇。
影视剧中唐顺宗
*后贞元十九年(799),德宗对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已经非常不满,有意出兵讨伐,命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出任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,结果接连失败。韦皋趁机上疏:“请任命浑瑊、贾耽为元帅统领各军。如果陛下不愿意烦劳元老重臣,那么,臣请求带领精兵万人直下巴峡,东出荆楚,前去剿灭凶逆(指吴少诚)。”出于了解德宗心理,他认为实在不行就把握机会,吴少诚若有请罪意向就趁机赦免,停止各方出军,休养生息再等时机,果然德宗后来就赦免吴少诚。
韦皋在顺宗登位的永贞元年突然辞世,之前派副手刘辟去京师打探动向,与太子李诵及王叔文等人联络,意图为后面铺路。王叔文对地方藩镇非常介怀,将刘辟骂走,为后面西川在宪宗初期的动荡种下一大祸根。
认清德宗贞元以后的心理变化,所以归根究底,德宗后来对太子李诵不满,萧氏家族一事仅是一方面,喜欢舒王李谊则是另一方面。但太子李诵本人的确并没有什么过失,到底李诵身体病情程度确实是一大疑团,这一点直接关系到永贞年间的风波。
史书表明,在贞元二十一年元旦之时,如此重要的恭贺新年场合,太子李诵居然没有出现,据说是因病缺席,对后来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猜疑。甚至德宗的身体患病都认为与太子没有前来祝贺新年有关,一个月左右,德宗病情就加重到不行了,很快就病故,年六十四岁。
版权保护:本文由武汉干细胞储存机构原创:http://img.whnhnc.com:999/dna/6575.html